查看原文
其他

赵建:从两条主线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银行业

西泽金融 西泽研究院 2021-12-20




5月16日,西泽研究院联合上海金融开放研究院在上海举办新一期的线下研讨会,西泽研究院院长赵建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银行业》发表了主题分享。


此次研讨会前赵建院长刚发表文章《银行是如何逐渐丧失转型动力的》,探讨了商业银行怎么在短短几年从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从改革的乐观者变成了规避风险的保守者。


那么在这样的变化中,金融产能占中国金融体系80%的银行业将来怎么演绎?大家都很迷茫。这也是本次研讨会想要探讨的主题。本文整理自赵院长的现场分享,有删减。文章将分成三个部分:

 


一、历史之镜——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与商业银行改革

二、现实之问——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功能解构与重构

三、未来之思——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金融科技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一、历史之镜——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与商业银行改革

 



银行业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其历史的原因,所以我们首先还是要站在历史角度去看。中国建国之后或者改革开放以后,其实主要发生的就一件事,工业革命。文一老师在《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里说,中国工业化革命并不能把改革开放的前30年和后40年割裂,前30年为我们打下了很多基础。

 


文一教授同时反思,印度同样有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为什么没有引爆工业革命?他认为这是我们计划经济年代打破了原来乡村格局的碎片化的组织模式,大家提前的进入一个集体生活状态。这点我在参观天工国际,跟他们董事长进行深度的交流深有体会。和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诸多企业家一样,他本人就曾当过三个生产队的队长。也是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天工国际生产的特种钢在国际上都很有竞争力。

 

中国的工业化革命:四波浪潮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经历了四波工业化浪潮。第一波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第二波以外资、民企和特区经济为代表;第三波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参与全球产业链;然而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打断了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原来的改革也变成了救国求存,为了提振经济,我们投资了大量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基建和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内生的工业化升级已经越来越弱,我们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以期推动第四波工业化。后来,这也成为引发中美贸易战的重要的源头,因为中美在全球产业链将不再是互补关系,而是针对高端产业的生产竞争关系。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六大资产



如果把中国多年以来的工业化成果放进资产端,负债端则可以用快速推进的货币化进程表现,本质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负债行为:


①商品货币化:从布票粮票邮票到货币购买(80s-90s)

②要素货币化:再贷款发工资和购买原材料及投资(80s-90s)

③外贸货币化:顺差美元形成外储供给基础货币(00s-10s)

④房地产货币化:房地产开发贷+个人按揭贷款(00s-10s)

⑤财政货币化:平台贷款+土地财政+国企负债(09-..)

⑥金融货币化:同业负债(相互持有)+影子银行(非银信用)(13-16)

 


尤其2015年之后,央行开始从原来通过外汇储备和黄金发行货币,变成了现在的MLF,SLF、金融债,包括国开行发行的债券等等,商业银行也慢慢走向同业负债,同业之间可以无限地持有和膨胀,整个货币发行的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很多人认为这是脱锚的过程。脱锚有那么容易?离开美元的锚定,离开外汇储备形成的稳定预期,货币共识如何形成?谁知道你靠信用放的水去哪了,形成不良和有毒资产怎么办?很多人有点自信过度。

 


所以纵览这四十年间,中国商业银行也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生产关系的演变和重构;二是有金融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变革。

 


中国商业银行的生产关系变革:现代化进程


 

1、专营化:1979-1983,“拨改贷”奏响了中国金融体系从政治激励向经济激励的变革序曲,四大国有银行相继从人民银行分离,并对不同领域进行专营。比如中国银行专营外汇业务,工商银行专门承担一般的工商信贷业务等。

 


2、商业化:1995年之后,按照《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大批的信用合作社组建为城商行、农商行。

 


3、股份化:2003年,银监会成立;与此同时,在将不良资产剥离到四大资管公司后,中国的银行们逐步引进战略投资者补充资本金,并陆续上市,迎来了一个黄金十年。直到2009年刘明康的银行现代化进程被“四万亿”刺激政策打断,是为转折。

 


4、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2010年之后,商业银行也迎来了一个差异化的发展时期。从“小微之王”民生银行,到“同业之王”兴业银行到现在的“零售之王”招商银行。

 


5、艰难转型:随之而来的是大监管时代,从央行收紧货币,到银保监会提出“三三四十”再到MPA,资管新规发布。当初所谓的转型,所谓的创新都被监管打回原形。到了2018年,严监管终于让经济付出了代价。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相继发生。于是政府重提要给民营企业贷款,“一二五”、纾困基金也非常热。以上是商业银行生产关系变革。

 

 

中国商业银行的生产力变革:金融科技浪潮


 

另一块就是商业银行生产力变革:



1、金融IT阶段:主要为软硬件的销售,实现办公电子化,提高业务流程效率;

2、互联网金融阶段:利用互联网对接金融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实现渠道变革;

3、金融科技阶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尤其这次的信息化革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能不仅仅在生产力,而是整个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颠覆变革,因为金融就是信息,就是数据。信息化革命和数据革命本质上是金融革命。但注意到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很快被污染,比特币也被污染,这是一种语义学的变迁。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矛盾主要是人民群众对新兴金融服务的向往与金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本质上是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快速发展(摩尔定律)与生产关系变革滞后(机关科层组织)之间的矛盾。你目前的生产关系你容纳不了这么一个生产力。

 


比如目前商业银行每年在金融科技上投入巨大,招商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要求达到每年营收的3%到4%。整个行业加起来将近上万亿,但是你会发现金融科技做得好跟投资数额多少并没有那么强的联系,还跟组织敏捷度和体制灵活度有关。如果你在银行做过,光是简单的报需求就是痛点。我曾见过某个银行零售条线的客户提出一个问题,报到科技部要改善这个系统,回复说三年后再给你开发。到底银行是围绕客户为中心,还是部门利益和考核利益为中心。这就是生产力跟生产关系的矛盾。

 


 

二、现实之问——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功能解构与重构

 



旧金融产能:有多少银行人在假装干银行?

 


我曾写《有多少银行人在假装干银行》,去分析目前银行业务的本质。所谓的大资管、理财,不过是高息揽储,因为存款利率管制,理财产品只是提高利息,本质还是存款;所谓的资产管理,刚性兑付下依然是银行信用;所谓的投行业务,本质就是做通道,尤其是给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平台,投行文化是个股性,是跟企业共同成长的,而不是债性;所谓的同业交易,本质上都是赚央妈放水的钱;哪怕做商业银行的本业,也有可能做的是广义财政——用的是兜底思维和主观信用,给国企贷款需要做风控,需要考察项目的现金流吗?

 


我为什么说银行的功能在退化?

 


1、规模冲动。假如拆开银行生产函数:营收=利差X规模,如果学过微观经济学,一般来说当你规模做大了以后,你的边际利润一定是递减的,直到递减的利润变成0,你就不做规模扩张了。但商业银行利差被管制,利差为常数的话,你的最优选择是无限的扩大规模。表内规模受约束就扩张表外。这是过去十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大跃进的主逻辑。但也有几家银行不扩大规模。比如xx银行,一家私营银行,它的ROE20%多,规模就是不扩充,因为没有必要。银行是自己的,不会做为了规模牺牲利润的事,因为增加了排名,多交了税,对他也没啥好处。

 


2、专业缺失。国家兜底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缺失;利差管制与窗口指导造成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缺失;存款垄断与央行维稳造成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缺失;全面监管与政策干扰造成银行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所以有人说银行家躺着就可以挣钱,是非常贴切的。

 


3、营销导向。当银行产品同质化的时候,只好拼营销,所以说银行更偏好关系型、资源型人才,更偏好国企、机关和大型客户,最后导致总部机关化、一线民工化。

 


监管层颁布资管新规,实际上就希望重塑金融产业链,实现四个功能:打破刚兑,实现真正的风险定价;净值改造,为二级市场创造流动性;然后消除嵌套,提高穿透性的管理,提高基础资产重要性;抑制杠杆,规避金融信用的滥用。

 


资管新规是制度冲击,银行同时面临的还有技术冲击和产业链冲击。一方面,当前银行的各项功能正在“外包化”,存贷汇,风控,场景,渠道、服务......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型人才爆发“创业潮”,他们重新到了更市场化的金融科技公司里面,去肢解银行的功能,关系型人才留守......基于对金融科技的恐慌,商业银行也被迫拉入“军备竞赛”大潮,投入大量资本,但如果商业银行的科技步伐跟不上,最终将被肢解到只剩“牌照价值”。

 

 


三、未来之思——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金融科技

 



那么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如何?我们还要看一个重要的主线,就是监管的态度。回头来看监管的心路历程是什么?从2016年开始,监管政策从鼓励金融大发展转变为金融去杠杆。

 


防风险攻坚战1.0——金融去杠杆


 

整个金融去杠杆基本分为四个阶段①市场化去杠杆,2016年央行提高利率,当年银行营收急剧下降;行政性压杠杆,银保监会“三三四十”,成了监管竞赛,要见人见钱见结果,先落实防风险攻坚战,至于出现什么后果,我先完成领导的指标;③阶段性稳杠杆,由于严监管带来经济增长失速,央行放水;④结构性加杠杆,201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刺激民营经济,央行开始鼓励商业银行给民企放贷。这是整个决策历程。

 


到了防风险攻坚战2.0,也即是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供给侧其实是一个生产函数:Y=F(AK,L),其中,A代表组织效率、创新能力,K代表基础设施,包括IT系统、电子银行、网点、流程等,L就是人力;同样,需求侧:D=M(Z,B,X),Z代表个人信贷、信用卡等资产业务,B代表个人存款、理财等负债业务,X代表支付、结算、信托、投顾等中间业务。



过去银行聚焦在需求侧,为拉存款做营销,打价格战,搞增值服务,现在回到供给侧看,就是需要重构商业化的生产函数。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A,根本是组织创新,构建适合金融科技的开放式、敏捷式组织。比如把技术部门放在前端,跟着客户经理一起做业务。这样能把造武器的和真正打仗的放一起。一切是以客户为中心。

 


第二、针对K,再造基础设施,基于客户端为中心的流程+科技。数字化革命。现在银行装修豪华的网点,越来越像马奇诺防线,中看不中用,是心理的防线。一个网点每年运营成本一千多万,很多最后居然是因为房地产赚钱了,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第三、针对L,要具有金融科技思维,熟练使用科技装备的现代化作战部队。人是一切的中心。好的产品经理,既要懂业务,又能把需求架构起来做出产品。

 


最终的目标,是要改造银行的风险偏好指数。

 


银行的风险偏好曲线


 

如图中风险收益率组合所示,国企平台项目是低风险低收益,还有甚至低风险高收益的,比如一些城投债的神逻辑;民营经济项目是高风险高收益。金融供给侧改革,试图让银行的风险偏好曲线向右移动,克服路径依赖问题,以重塑银行生产函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可能还是靠倒逼。泰州银行之所以能走向专业化道路,能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无路可走。在你的资产组合里面,但凡有别的选择,为什么要选择高风险的民营企业?站在政府的角度,金融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要清除刚兑的杂草,换一个健康的生态。

 


利用金融科技再造商业银行的信用函数(风险偏好曲线)



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信用。从过去的抵押资产作为还款来源,到未来的数据资产作为还款来源;从过去的主体信用,看是国企是民企,到未来真正看项目本身的资产、收益率和前景;从过去的离散风控到未来的实时风控;金融科技除带来成本递减外,最重要的是,贷款将从过去的主观评级变成用客观数据评级。

 


金融科技是供给侧改革和提升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另外,金融科技的应用我觉得主要在这几个点: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开辟潜在客户的新路径等、驱动银行实现渠道融合、提供更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丰富业务场景模式等。目前商业银行的应用主要还停留是在前台,未来应更多的是在中后台,做好大数据的风控。

 

功能重构——数字化与银行价值



怎么评价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对银行的价值,通过拆分ROE,我们可以看到它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净息差可以通过它的支付管理系统;生息资产通过投研进行组合管理;非息收入通过托管、渠道和服务系统;在风险成本降低方面,做好智能的全面风控;运营方面更多的流程自动化;资产周转率通过场景化获客和CRM系统;还有杠杆率通过流动性监测与管理系统——这些都直接对银行的ROE创造价值。

 



这里还有一个具体的案例,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它的系统能为过去很难获得授信的商贸类小企业提供信用评估,并据此为诸多小微企业授信了超过20个亿。这些都是现实的案例,不是我在讲概念。商业银行的未来,我认为通过金融科技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这就是我的观点。



———— End ————


推荐一款尽调必备APP“企业预警通”,它可以查询地方政府债务、财政收支、各省市人口和GDP数据;企业各类工商信息、已发行债券清单、甚至财务报表;并及时推送企业债务违约、股票质押爆仓、债券闪跌、监管处罚等预警信息,是一款为金融人量身打造的APP,完全免费,扫码下载即可。↓↓↓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